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

一起看見自己的優勢:港南國小的教育經驗

一起看見自己的優勢:港南國小的教育經驗

我取得校長資格之後,第一所擔任校長職務的學校就是港南國小。從民國86年至87年,在這短暫的兩年之間,是我將理念付諸實踐的第一步。


(林校長親自講解港南國小特色)

簡述港南

港南國小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小學,人數雖然不多,卻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。

港南國小的特別,就必須從港南運河說起。之所以被稱為港南,是因為這裡位於南寮漁港的南側,剛好夾在客雅溪和頭前溪出海口的中間。由於臨近海岸、地形平坦,這裡的人們便以漁業、養殖業為業。港南運河,就是為了要調節港南地區的水量而興建的水利設施。港南運河河道和客雅溪出海口相接,受到潮汐影響,使得港南運河沿岸形成海口溼地的生態。

港南運河的其中一條支流,正好穿過港南國小的後門,形成一個小規模的溼地生態,地方人稱之為「海口溝」。海口溝受到潮汐影響,颱風來時又容易海水倒灌,為了方便管理,學校過去把海口溝視作一個危險、不該靠近的地方,禁止學生靠近。

(海口溝昔日樣貌,過去被校方視為禁止靠近的禁地)

看見自己的優勢

民國86年,我到了港南國小。當時的港南國小,一直被認為是一個「缺乏競爭力」的學校。但是在我眼裡,港南國小有著得天獨厚的資產,足以讓它變成一所與眾不同的小學。

我在港南國小最引以為傲的工程,就是改造人們對於海口溝的看法,進而找回人們對於學校和地方的認同感。

針對海口溝的部分,我的目標是把它規劃成一個結合生態和地方特色的戶外教室。硬體方面,我和建築師一起規劃,把海口溝打造成一個可以安全、近距離觀察溼地生態的戶外教室。軟體方面,我把地方的自然、生態、人文都試圖融入教學與活動。

(海口溝今日樣貌,兩岸綠油油的水筆仔是最好的生態教室)

(水筆仔樹下的溼地上,滿滿的招潮蟹和彈塗魚)

(硬體採用生態工法,降低人為活動對自然生態的影響,同時觀察溼地生態)

除了海口溝之外,我也把參與校園活動的管道擴大,邀請社區、家長一起參與教育的過程。以前大家都覺得,學校的事情只是老師的事情,但是我認為,教育不是只發生在教室裡,而是落實在我們生活的周遭,也就是說,教育是大家一起參與的事情。我、孩子、校內師生同仁,再加上社區的居民一起做了許多事情,例如:和社區一起舉辦「社區學校聯合運動會」、將地方農業特色(青蔥)帶入運動會中。讓地方的文化進入校園,把教育變成大家的事情。
(學校師生和社區居民一同搭建蔥門,是校園活動融入地方產業特色的示範)

這麼做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,是讓孩子和家長發現自己的優勢。首先,大家都以為孩子的成績不好,是因為孩子或老師不認真,但是在我看來,成績不好是因為我們沒有讓孩子感覺到知識和生活的關係,孩子因此對知識沒興趣、沒感覺,因此沒有學習動機。因此,我努力的把地方特色融入教育,讓孩子用「生活」的方式,來理解抽象的學科內容,培養學習動機。

其次,伴隨著學習動機低落而來的,就是對自己沒有自信。今天我把孩子熟悉的事物,變成課程的教材,可以逐漸喚起港南國小對自己的信心——原來我們是很特別的。這種信心不是空洞的,因為所有關於港南溼地生態的教材,都是根據真實存在孩子身邊的事物。喚醒孩子對自己的認識、認同、自信,是我把地方特色融入教育的第二個原因。

(港南國小校門口的師生集體創作,把海洋的元素融入學校特色之中)

(司令台的造型和選材,也充滿了海洋的意像和元素)

(司令台上的貝殼,是社區和學生一起提供的素材)


結語

我和大家分享港南國小的經驗,無非就是讓大家可以更了解我的理念和行動力。我認為,人們的日常生活潛藏了許多寶藏,有待挖掘、有待看見。今天我們面對的是發展的壓力,還有不知道該怎麼發展的問題。透過港南國小的例子,我要說的是,看見地方的特色、開創參與機會,這是我們讓南區更好的最佳辦法。

我是林碧霞校長,讓我們一起點亮南區。



林碧霞,2014.04.22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