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

[好教育系列] 幼托整合政策誰得利?──政策篇

幼托整合政策誰得利?──政策篇


(幼托整合政策讓幼稚園、托兒所的分別走入歷史。但,真的帶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了嗎?)
photo credit:Takumi Yoshida (CC BY 2.0)
   走訪社區的時候,有不少家長跟我反映,幼托整合政策,帶給他們家庭的困擾。討論南區的幼兒托育之前,我們必須簡單回顧「幼托整合」政策的爭議。2012年,政府正式實施《幼照法》新法,將過去師資、涵蓋學齡不同的幼稚園及托兒所,整合成為「幼兒園」,統一由教育部管轄。政策的美意是希望整合能提高教學、及幼兒園素質、提高教師的勞動權益、縮短城鄉差距等。但卻引發相當大的爭議。

  為什麼呢?最重要的關鍵是:沒(給)錢。提高素質、空間規範,或將兩套體系整合,提高教師薪資,這些理想都要配套經費。但中央政府始終將責任下放給地方,造成「中央政策,地方買單」。然而,地方政府也沒錢。經費持續不足的結果,再加上舊有的公托體系存在許多人事浮濫編制的問題:我們反而看到公立托兒所由於不符新制的空間規範,或增高的人事成本,大幅裁撤。於是,城鄉、貧富差距繼續擴大,幼托公共化的理想,更加不可行

  公托體系崩潰,帶來另外一項問題。幼稚園的幼教老師,與托兒所的教保員原是不同體系、針對不同教學對象培養的師資。新制法規要求幼兒園大班以上至少要有一位幼教老師,藉此確保「幼小銜接」的階段,確保孩子的受教權益。但隨著私立幼兒園大量設立,競爭激烈的結果,業者極力壓低成本。不僅鑽漏洞,中、小班不聘用幼教老師,更倡議將前述法規廢除,開放教保員也能教大班。於是,私校的競爭壓力,演變成為同為受害者的教保員、幼教老師的工作權爭奪戰。
(2013年初,民間團體走上街頭,要求教育部負起公共托育的責任。)
◎攝影:苦勞網─孫窮理 新聞網址:http://www.coolloud.org.tw/node/72262
  總歸一句話:空有理想,沒有配套經費跟具體規劃的整合政策,讓老師、家長、孩子都深受其害。讓人訝異的是,新竹市早在中央政策發布之前,就已率先於2007年將公立托兒所併入小學,成為附設幼兒園。更讓開放教保員進入幼兒園,加深「同工不同酬」的對立,同時壓低整體薪資。

  如果政策背景是如此,南區的幼托資源狀況是如何呢?又有什麼能夠改善家長的困境呢?明天「幼托整合政策誰得利?──南區篇」,讓我們走進社區,剖析南區幼托資源的現況與出路。

2014.7.12 林碧霞

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: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