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26日 星期五

[好教育系列] 在這個能源費用高漲的時代, 教育,我們準備好了嗎?


        時序已過秋分,開學好一陣子了,炎炎夏日似乎已經進入尾聲,新的學期也逐漸步上軌道。碧霞最近注意到一個攸關於學校教育、資源發展的重大新聞,據報導「台電明年將不補貼優惠電價,可能會嚴重衝擊學校用電」[1]。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?取消補貼優惠電價會對教育產生什麼影響?我們該如何面對?學校跟市政府已經做好應對措施了嗎?這些問題值得我們認真面對,並且嚴肅思考應對之道。

       事件的直接起因,在於1019月馬英九總統指示台電改革的方向,包括「政策性補貼改由各主管部會支應」等。而原本行政院各部會研商在十年期間逐漸增加自付額度,原本教育部跟地方明年只需先自行吸納一成,然而不知因什麼政治協商或討論過程影響,最後竟然變成決定要一次到位,明年度就要開始自行吸收全部補貼。根據相關報導指出,學校電費原屬於低壓表燈用電,是用多少付多少的單一費率,如果台電不補助優惠電價、吸收差價,若轉變成累進費率電費將會暴增,學校跟地方政府根本難以負擔。[2]

       這件事反映了在政府經費短缺見絀的情況下,再加上某種「效率」、「精簡費用」的思維掛帥,導致教育經費也被拿來開刀,學校常常必須自行承擔某部分的經費支出。在現階段開源不成,反而被砍經費的情況下,節流就變成了不得不努力的選擇。在碧霞任職民富國小的任期內,也深深感受到電費支出的龐大壓力,以及節能減碳、能源永續的重要性,因此大力推動許多政策,收到許多效果,從96年原先663200度減低至455400度,在七年間降低了20萬度,不僅減少電費支出,可將經費用來充實設備或修繕,在減碳珍惜能源上也以行動支持和推動。

民富國小在實行諸多改革後,成功節約用電量,往節能減碳校邁進。
(圖片來自Yuriy kosygin,使用來自维基共享 - CC 3.0 條款授權" )


      這些措施包括(1)根據學校用電收費的特性,花心思謹慎估算契約容量,將電費額度細緻抓得剛剛好,以至於用電量不至於超出實際使用太多,繳許多額外的冤枉錢。(2)第二個訣竅在於學校有時辦活動的電費,會一下子衝高太多,加上一般時候的電力耗費,像是上課不可或缺的電扇、電燈等,電扇又相當耗電。因此,必須盡量避開一般電力使用的時段,趁離峰時間舉辦像是畢業典禮等特殊活動,以錯開用電時間的巔峰。(3)設定自動切電的機制,每到六點下班就切電,等第二天早上六點再啟動。這個做法不僅能避免不需要、忘了關掉的電力耗費,也能成功達到下班後、假日節電的效果。(4)另外一個根本性的訣竅,在於使用耗電量較低的省電燈泡。碧霞透過將比賽補助等經費的有效使用,逐步將校內老舊燈具淘汰,換成較節約環保的節能LED燈等,雖然汰換燈具設備是一大筆支出,但考量到往後長久的使用習慣,卻是一筆相當划得來的投資。(5)最後,從根本上宣導「隨手關燈」、「能用當用、能省則省」的觀念,從最基本的教育理念做起,從觀念開始節能,不但使得效果事半功倍,也讓所有人認真思考「節能減碳」真正核心的用意是什麼。  


小燈泡,也能成為改變耗電、影響節能的重要環節(圖片由 Sun Ladder ,使用來自 維基共享 -CC 3.0 條款授權)

       目前中小學電費是由行政院的一般性補助款補助,每年需要花費約十七到十八億元。雖然說就算台電馬上取消中小學電費優惠,這麼龐大的費用應該也不會直接讓學校支出,而是透過中央和縣市政府協商來共同分擔。[3]然而市政府準備好了嗎?決定好什麼樣的應對措施了嗎?另一方面,就算不會馬上受到衝擊,也不代表不需要思考這個議題的嚴重性,學校必須認真評估這對教育的衝擊會是什麼,並且依照每個學校的狀況,思考可能解決的方法是什麼。無論是發展替代能源,像是太陽能發電等,或是尋求其他永續的可能能源方案,除此之外,在課程教學上,更必須培養學生重視能源、節省能源的觀念與態度。

        我是林碧霞,希望您一起來關心與「教育」及「學校」的各種議題,讓我們一起思考節電低碳的思維跟做法,同時兼顧教育品質的進步與提升,讓學校永續發展。



[1] 文章內容引用自新聞資料「學校用電不補貼 師生苦、教部也沒錢(自由時報,20140909)
[2] 同上
[3] 同上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