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23日 星期日

我愛南區,教育最有力(公辦政見發表發言稿)

我愛南區,教育最有力


各位鄉親您好:
  我是東區第二選區,「南區」市議員候選人9號林碧霞,我經營過三所小學,新竹市的人想到海洋學校,就想到海邊的港南國小;新竹市甚至全國的人,想到最能以孩子的學習為主的教學時,就會想到陽光國小;新竹和全國的人想到環境教育做的最好,就會想到民富國小。
(教育必須進入議會,這是碧霞的核心價值)
  台聯是一個重視理念和實踐的政黨,今年三月,希望我延續、擴大以上三所學校辦學的智慧與成效,用教育的信念和行動面對我們南區的問題,創造我們南區的亮點。所以,教育需要進入議會,我必須勇於轉換角色,讓台聯有一席在議會。  將近十個月的走訪社區過程中,大家最常問的問題是:我住在東區欸,南區在哪裡?第二選區又是什麼意思?最近發的選舉公報,南區、第二選區名詞都不見了,只有一個東區。
  為什麼東區、北區的人、議員沒有這樣的困擾呢?這背後是不是藏著大小眼的分別心呢?各位,我們在學校學地理位置,有東就有西,有北就有南:這是學地理方位的基本概念。現在這樣隨變更換、稱呼南區,就像把新竹市人叫做竹北人、叫做竹東人,新竹縣人說是沒有關係一樣的荒謬,新竹市人會認同嗎?
  這個區域認同,關係到市政府針對資源分配的公平性、合理性、經常性,必須加以思考,否則會產生行政與實際的落差,例如:實際上,南區的小孩放學後常等不到公車,市政府他說:沒有啊,你們東區很多公車;南區沒有圖書館,他說:有啊,你們東區的那裡那裡,南區常淹水。他說,沒有啊,你們東區地勢高不常會淹水。南區的溪流被污染,他說,你們東區已經做污水排放管了啊。
  啊『選前說有南區、選後沒有南區』的治理心態,好荒謬、好無情!造成南區人不知道自己是誰,影響有多大?因為覺得事不關己,就不會珍惜自己的好,遇到有問題也不會團結,而任人宰割。因為,沒有人會去特別發聲,就不被市政府重視。
  『自己的區域自己重視』,因此,我政見的核心思想是:選前有南區,選後一樣要有南區,要建立南區人的意識、態度和行動,以南區整體價值來看、來爭取、來建設,不要再滿足於零星式、餵養式的軟硬體建設,要凝聚南區人的力量,來發展和創造。

  當然這個核心價值,必須透過以下四個向度來完成:
  第一個是好教育。提到教育政策,許多人會以為只跟學校有關。但教育不只發生在教室,更發生在公共空間與生活之間。現在,我們的老師和行政面臨很大的壓迫。一天只有八小時,除課本的教材跟活動外,還要教國防、租稅教育、家庭教育、教社會教育,老師疲於奔命,每件事都被要求做,每件事都做不好。
  其實社區教育才是根本、一個有好教育的社區,小孩不必越區就讀、放學後在社區教室向社區達人學才藝,有社區的人一起照顧我們的孩子,小孩怎麼會變壞?大人有事情做,有被人需要,怎麼會無聊?因為要教小孩,所以大人需要不斷再進步,南區要有圖書館、各里要有讀書室,變得非常重要。而且社區有很多了不起的人,有一些沒有利用的地方,值得我們來做假日學校、非營利幼兒園進行托育,以減輕家長負擔。
  尤其我們台聯主張五歲孩子提早入學,真的是好政策。現在五歲的小孩已經很聰明、學習力強,如果能提早一年進入社區鄰近學校就讀,學費從幾萬塊的負擔,可一下子降到不到一千塊、又減少接送、尤其是對弱勢家真是一大福音,我當選後要和台聯的立委努力爭取。
  第二是:好人情,以及互動、參與、改變、共享的價值觀。俗話說:遠親不如近鄰,人的趣味,就是會互相招呼、互相照顧、生活希望更精彩、希望不會無聊。我在新興里看見一個家庭式的互助活動:一個嘉義來的藝術年輕人,教著2-4歲的小小孩畫畫、做餅乾,旁邊一群媽媽互相照顧大家的小孩,中午還一起吃便當、聊聊帶孩子經。這就是我想推動的社區孩童托育的理念和方式:一方面給年輕人的才華有表現的機會,有薪水養活自己,另一方面,年輕的媽媽一個人帶小孩辛苦又可能覺得被綁住,如果社區多一些這樣有人情味的地方,我相信年輕人願意多養一個小孩,小孩也會快樂的成長。
  那對於一般人或高齡人,我們就需要有固定的場所進行互相聯絡感情的地方。所以我主張各里皆有活動中心或聚會場所,充實現有相關設施,尚無活動中心或聚會場所的里,將積極爭取設置。其次主張:整合教育、醫療資源推動幼兒、高齡長輩照護社區化,推廣社區愛心概念,設置愛心商店、社區廚房,關懷弱勢族群,舉辦南區假日特色活動,把南區的歷史、人文交給我們的下一代。

(南區有山有水,也有新舊文化交流的可能)

  第三個是:好環境,以及低碳、永續的生態價值觀。有句話說:人能創造環境,環境也能改變人。南區環境有山有水的自然環境我們要一代交給一代,不能讓他山不成山,水不成水的被破壞和被污染。我認為安全的、友善的、綠美化、整潔的是很基本的環境條件,南區的道路品質不好,南區人常常要和車輛爭路,好危險,我們的小孩放學等不到公車,年紀比較大的長輩要走很遠的路去搭公車、路上走累了沒有可以休息一下的座椅,更不用說沒有公共停車場等,我當選後一定要來爭取這些照顧。
  第四個是:好發展,讓地盡其用、人盡其才、物盡其流、貨暢其通。我們台聯反對政府犧牲弱勢行業而長他人、他國之利益。ECFA、服貿協議,自經區條例,都是我們極力反對的。昨天我再一次去南門市場,外面空蕩蕩,裡面不到十個攤位,好淒涼!我們市政府居然讓這樣位在中華路、西大路的精華地段荒廢幾十年,怎麼對得起這裡的居民?對這裡的里民是種很大的傷害!
  當然,都更計畫要用心討論,但至少先撥一些經費整理環境、邀一些團體在這裡辦活化活動,這些是容易做的。要活就要動,人是如此,空間也一樣。沒有人味的地方多可怕啊!再說後車站商圈、汽車轉運站規劃與發展,不能只有點、要全面性的思考,否則只會為南區帶來另一個災難!再說:在我一次又一次拜訪中,認識我們南區有很多人才和行業,有年輕人的創意、有傳統的工藝,南區有不少空地方、空房子,像眷村區,我主張邀請、串連有意思行業達人駐點、給年輕人容易創業,深化地方已經有的的行業,活化,催生為南區藝術村,帶動發展動力與特色。
(議員的職責多元,公開發表政見也是職責之一。然而南區發表會卻只有兩位候選人到場,這意味著什麼?)
  議員服務的角色是多元的,監督立法、行政與財政是基本職責,更要充實的引進與善用各種資源,活化的閒置空間與環境,具有新觀念的催生有意義的制度和福利。

教育是什麼,教育是信念、是我們相信什麼;教育是歷程、是如何做對的事;教育是結果,是我們發揮了哪些影響力?我相信南區藏有豐沛的能量,透過教育的信念、歷程和行動,便能使南區成為有意思的區域,彰顯出新竹的特色,我有將近20年的辦學經驗,帶給學校新風貌,帶給孩子快樂的學、老師有專業的教、家長有方向的陪伴;請相信我,教育進入議會也會變得很教育;所以,11/29日,南區市議員選舉,教育是最好的選擇,11/29日,請支持9林碧霞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