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

社區走訪──振興里鐵道旁的巷弄交通問題

社區走訪──振興里鐵道旁的巷弄交通問題

  今天跟大家分享走訪社區時,鄉親與我反映的問題。藉此,讓我們進一步反省本市的道路的規劃與使用,如何能更好。

(興竹街貫穿振興路橋與西大路橋之間,成為許多車輛通勤上的捷徑。)


  振興里鐵道旁的興竹街、南外街,原本只是平凡無奇的社區小巷,旁邊有人行道與公園。但由於鄰近南大、西大路等幹道,這裡成為大量車輛「借道而過」,轉往中華路的捷徑。不論從西大路轉來(竹蓮、南大方向),或從新竹國小直接轉過來,每日川流不息。然而,停車格及人行道使巷道縮減為單行道,不僅會車困難,更常有機車從巷弄鑽出。就這樣,平靜的小巷險象環生,附近住家門口大多面向巷道,社區民眾卻幾乎不敢開門。
  問題出在哪裡?如何解決?仔細觀察,這邊的人行道特別大,幾乎等於道路寬。人行道是否可以後退一點,不影響到草地大小,但多出來的空間,可以讓車子方便會車。其次,應當檢討周邊幹道的交通動線及號誌規畫,降低巷道的負擔。

(人行道與綠地特別寬敞,再加上規劃停車格,導致巷道更加狹窄,會車困難。)
  我的政見之一是「好環境」,行的安全是重要的面向之一。我們發現,當初的道路闢建沒有遠見,無法預料到這裡成為南大路轉中華路的替代道路。其次,南區近年來人口增加,通勤車流也跟著增加。但道路設立後,卻沒有跟上區域發展的變化。
  短期內,將人行道後退,騰出會車空間,能在生態與安全間維持平衡。但長期來說,希望市府以後規畫本市的道路空間,要預估未來發展的可能狀況,更執行道路使用安全、順暢性的定期檢討。
  我是林碧霞,請跟我一起走進南區巷弄,用心思考社區裡的每個問題。從小處著眼,創意思考,找出問題癥結,南區就能擁有讓人車都行得安全、安心的「好環境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